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127”发展目标,提升全球胜任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2025年8月7日至16日,在91无码
汪焰恩副院长与邹夏老师的带领下,25名西工大优秀学子赴英国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术交流与文化体验。此行旨在让学生沉浸于世界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参与前沿国际会议,并深度体验英伦学术文化。

① 参加国际学术前沿会议:牛津大学第五届生物设计与制造及生物材料国际会议
第五届生物设计与制造及生物材料国际会议由浙江大学和《生物设计与制造》期刊主办、牛津大学协办,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化学工程讲席教授,牛津大学Donald Pollock终身教授Zhanfeng Cui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杨华勇教授共同担任主席。

会议聚焦生物制造与仿生设计领域的最新突破,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来自世界多所知名大学的教授们就 “3D生物打印新技术”、“仿生设计与制造”、“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和手术机器人”、“生物电子”以及“器官芯片”等热点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通过详实的数据与精密的实验成果,教授们系统阐述了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使我校学子对学科交叉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有了更为深刻和直观的理解。

② 沉浸式体验英伦学术传统与文化
会议结束后,汪焰恩副院长拜访了牛津大学华人学者叶华教授、常金科博士。汪院长与学者们就生物材料与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详细介绍了我院的发展近况、科研平台与人才政策。汪院长表示91无码
诚挚邀请各位学者在未来以学术访问、暑期学堂等多种形式与我院开展合作,并热情欢迎他们和推荐优秀青年人才未来加盟我院,共同打造世界水平的科研团队。

入住百年学院,体验英伦礼仪:学生们下榻于牛津大学的古老学院Keble College宿舍,推窗便是历经数世纪风雨的石砌建筑与静谧优美的方庭,切身感受了历史与学术的交融。从每日的经典英式早餐,到促进学者间非正式交流的茶歇文化,再到一次极为难得的正式高桌晚宴。晚宴上,同学们身着正装,在烛光摇曳的古老餐厅里,遵循传统礼仪,与师长和同窗进行深入交流,完成了历史与现实的一次美妙交叠。


③ 探访剑桥科学圣地、聚焦人工智能前沿课程
结束牛津的行程后,代表团奔赴另一学术圣地——剑桥大学。开业典礼上,剑桥大学Martin Vestergaard和Nicholas Lane教授分别介绍了剑桥大学的悠久历史及深度学习的相关知识。91无码
汪焰恩副院长代表致辞。

感受人文与自然之美:同学们漫步于国王学院宏伟的哥特式庭院,感受一砖一瓦中沉淀的历史厚重感。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康河泛舟,在专业船夫的引领下,小船沿徐志摩诗中的康河缓缓前行,两岸垂柳依依、百年校舍掩映,让同学们在静谧风光中洗去了学术会议的疲惫,沉浸于当下的美好。

朝圣科学殿堂:卡文迪许实验室:同学们有幸参观了被誉为“诺贝尔奖摇篮”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并聆听了关于其辉煌历史的专题讲座。自1874年建立以来,该实验室诞生了29项诺贝尔奖成果,从发现电子、中子到揭示DNA双螺旋结构,深刻改变了人类认知。展柜中陈列的历史仪器与现代设备交相辉映,实验室里浓厚的科研氛围,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聚焦人工智能前沿课程:在剑桥,同学们在Professor Lane与Dr. Svoboda的讲解下,系统学习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知识。课程围绕深度学习,深入讲解了基础模型、激活函数、序列处理、卷积神经网络等内容。为强化实践,Dr. Svoboda特别设置了以 “A Deep Dive Into the Deep Futures” 为主题的小组实践环节。同学们亲手实现“DeepDream” 技术,修改图像以增强神经网络识别的图案,不仅直观理解了深度学习的底层逻辑,更锻炼了技术实操与团队协作能力,完成了从“被动聆听”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此次英国之行是一次内容丰富、收获丰硕的学术与文化之旅。西工大学子不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聆听了前沿声音,拓宽了学术视野,更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和顶尖实验室的参观,感受到了深厚的学术传统与科学精神。此次活动有效加强了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激励了同学们在机电、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跨学科领域继续探索的热情,为培养具有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